京东取消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5万人2025年4月21日,京东为应对“竞对平台强制骑手二选一”导致的运力短缺,高调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政策,承诺所有超时订单由平台承担全额损失。这一举措被视为对用户信任的紧急修复,也是向行业垄断行为的宣战——据测算,按当时日均500万单、5%超时率计算,年化成本或达18亿元。然而仅三个月后,7月11日起京东悄然取消免单,代之以“准时宝”服务:超时10分钟赔2元优惠券,超时20分钟赔4元券,仅商家自送订单保留免单选项。客服解释此为“服务升级”,但用户实测显示,原价值数十元的免单补偿缩水至不足一杯奶茶钱的优惠券,引发“诚意褪色”争议。
15万骑手:重资产模式的底气
与免单收缩形成反差的是骑手规模的迅猛扩张。7月16日京东宣布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较6月的12万激增25%,北上广深骑手人均月收入达1.3万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支撑这一数据的,是京东投入的20亿骑手福利计划:京东取消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5万人
长期保障:全额承担骑手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确保实发工资不缩水;
季节关怀:寒暑季每月发放防暑防寒津贴,应对极端天气作业风险;
装备升级:提供15万台“赤甲光刃X1”定制电动车,骑手购车后90天内跑满3000单即可获全额返款,实质是零成本配车。这套组合拳使京东骑手留存率超行业均值30%,成为其对抗美团、饿了么的核心人力壁垒。
品质外卖的“三极战略”
京东外卖上线五个月即达日单量2500万,覆盖350城,品质餐饮商家超150万,在高端细分市场占据45%份额。其破局依赖于差异化竞争三角:
商家严选:仅招募具实体店资质的“品质堂食餐厅”,封杀幽灵厨房,瑞幸、库迪等品牌销量破亿;京东取消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5万人
佣金让利:2025年5月前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利润较其他平台高30%;
技术监管:首创LBS定位视频验证商家资质,骑手GPS轨迹实时匹配取餐点,杜绝虚假配送。这种“高门槛-低抽成-强管控”模式,使京东成功切割出“品质外卖”新战场,避开与美团的价格混战。
战略转型:从烧钱圈地到可持续生态
取消免单政策,本质是京东外卖告别野蛮增长的标志。初期通过“免单+百亿补贴+商家免佣”三板斧,京东以日均500万元亏损换取市场份额;如今单量规模稳固(2500万/日),骑手网络成熟(15万全职),转向精细化运营成为必然:
成本优化:免单变优惠券,预计年省超10亿元,用于骑手福利等长效投入;
体验升级:赔付门槛从20分钟降至10分钟,强化“准时心智”而非补偿力度;
生态协同:CEO许冉明确定位外卖为“京东生态延伸”,借高频外卖流量带动电商品类消费,形成即时零售闭环。京东取消外卖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5万人
免单时代的终结与价值战的开端
当15万骑手骑着赤甲光刃电动车穿梭于盛夏街巷时,京东外卖已悄然完成从“革命者”到“建制派”的身份转换。取消免单,是烧钱扩张的句点;而20亿骑手投入,则是可持续竞争的开篇。这场转型揭示了中国互联网的新生存法则:补贴能赢得闪电战,但唯有对劳动者尊严的敬畏、对商业本质的回归,才能赢得持久战。
正如一位北京骑手在返款购车后所言:“以前怕超时,现在怕怠慢时间。” 当4元优惠券取代全额免单,当炫酷座驾载着汗水驶向下一个3000单,这场关于速度与价值的重新校准,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