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宣布,202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总额)预计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背后,是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的稳健积累,也是中国消费市场稳居全球第二、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的缩影。
服务消费崛起:从商品到体验的转型
服务消费正成为拉动增长的新支柱。2025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较四年前提升3.5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源于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文旅融合、健康管理、在线教育等新兴服务需求激增,推动服务零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5.3%,增速连续两年超越商品零售。服务消费的扩张不仅优化了消费结构,更折射出居民从“物质满足”向“品质生活”的跃迁。
线上线下共振:渠道重构与场景创新
线上消费保持强劲势头。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7.4万亿元(同比+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社零总额近25%。618大促成为年度消费活力“试金石”——电商销售总额8556亿元中,即时零售以296亿元、18.7%的同比增速成为黑马,折射出“线上下单、半小时达”的即时需求爆发。今年中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线下渠道则呈现分化复苏:便利店(+7.5%)、专业店(+6.4%)增速领先,百货店(+1.2%)仍承压。实体零售通过“体验化改造”寻找生机:黄金珠宝专柜增设定制工坊,家电卖场融合VR家居设计,专业店以场景化服务对冲电商冲击。
品类分化: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
消费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政策红利赛道:家电、家具类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6月零售额同比分别猛增32.4%和28.7%,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资金上半年已落地1620亿元,下半年将持续释放潜力;
民生刚需品类:粮油食品(+8.7%)、日用品(+7.8%)维持韧性,但饮料(4.4%)、烟酒(0.7%)因“禁酒令”波及餐饮场景,增速由正转负;
情绪消费品类:黄金珠宝(+6.1%)在避险需求与国潮设计加持下穿越周期,而化妆品(2.3%)短期承压,国货品牌凭借研发投入逆势抢占份额。今年中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全球坐标:经贸大国地位再巩固
消费扩张与对外开放形成协同效应:
货物贸易进出口份额稳定在全球14%(出口)与10%(进口),服务贸易规模居全球第二,2024年首破1万亿美元;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限制“清零”,22个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规则,推动外贸与消费良性循环。
挑战与未来:从规模增长到质量跃升
当前消费复苏仍存结构性挑战:6月社零增速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4.8%,餐饮收入增速骤降至0.9%。未来增长需突破三重关口:今年中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1. 政策精准度:下半年138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需高效触达县域与低收入群体,避免资源错配;
2. 供需匹配度:服务消费占比提升需配套供给升级,如养老、育幼等短缺领域;
3. 全球竞争力: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谈判进展,将决定消费市场对外开放深度。
商务部报告指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已达60%。当50万亿的里程碑刻入2025年经济史册,中国消费市场已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重构”——服务消费与商品创新双轮驱动、线上效率与线下体验深度融合、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正为“十五五”的高质量发展铺就坚实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