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人形机器人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 美的人形机器人主打哪些使用场景美的人形机器人自2025年3月样机曝光以来,凭借其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的双重驱动,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根据规划,其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进入线下门店,并在工业、商业及家庭场景中展开多维度布局。以下是其主打使用场景的深度解析:
工业制造场景: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阵地
工业场景是美的人形机器人当前应用的核心领域。5月起,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率先进入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承担设备检测、机器运维与物料搬运等任务。这一选择与美的长期积累的工业机器人经验密切相关——自2015年与日本安川合作布局机器人产业,到2022年收购库卡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头部阵营,美的已具备从核心零部件(如谐波减速机)到整机集成的全链条能力。例如,美的研发的高扭矩、短筒集成式谐波减速机,可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需求,年产能力达8万台,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美的人形机器人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 美的人形机器人主打哪些使用场景
在汽车制造领域,美的与优必选Walker S1、特斯拉擎天柱等形成竞争,其机器人通过多模态感知与强化学习技术,可完成复杂装配流程,如螺丝紧固、零部件搬运等。美的中央研究院奚伟指出,工业场景的“结构化环境”为技术验证提供了理想试验场,未来还将探索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产线柔性化水平。
商业服务场景:线下门店的智能化转型
下半年,美的人形机器人将重点布局商业场景,首批落地场景包括门店导览、咖啡制作及迎宾服务。例如,在咖啡店中,机器人可通过视觉识别与灵巧手操作,精准完成研磨、冲泡与拉花;在商场导览中,则依托语音交互与路径规划能力,为顾客提供商品介绍与动线引导。这一策略与魔法原子MagicBot在南京德基广场的实践形成呼应——后者通过替代传统导购的售前引流与售后答疑,显著提升门店运营效率。美的人形机器人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 美的人形机器人主打哪些使用场景
美的在商业场景的拓展,不仅依赖硬件性能,更依托其“具身智能”技术架构。通过“机器人大脑”分解复杂任务、“小脑”实现精细运动控制,机器人可适应动态环境中的多模态交互需求。例如,在嘈杂商场中准确识别顾客语音指令,或在人流密集区域保持平衡移动。
家电机器人化:重构家居生态的突破口
美的独创的“家电机器人化”战略,旨在将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传统家电融合,打造差异化产品。例如,将机械臂集成至扫地机,实现复杂角落清洁;或为空调嵌入AI控制器,使其具备自主巡检与故障预判能力。这一方向不仅降低用户对独立人形机器人的购置成本,还可通过家电功能升级开辟新市场。
奚伟透露,美的已启动“HomeBots”项目,计划通过大模型与算力平台整合,构建智能家居生态。未来,具备移动能力的洗地机或可自动识别污渍并规划清洁路径,烤箱则能根据食材类型调整火候与时长,实现“家电即服务”的体验升级。美的人形机器人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 美的人形机器人主打哪些使用场景
技术挑战与未来拓展
尽管场景应用前景广阔,美的人形机器人仍需攻克续航、数据采集与轻量化等瓶颈。当前,其通过优化电池管理、采用镁合金等轻质材料,将单次续航延长至4小时以上;同时借助VR遥操作与仿真平台,加速具身智能数据积累。
长期来看,家庭服务被视为终极目标。美的计划通过“先进厂后进店”的路径,逐步积累技术成熟度,最终进入非结构化家庭环境,承担老人照护、儿童陪伴等任务。这一过程需突破环境感知、安全交互等关键技术,并与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形成共振。
结语:场景驱动的生态化竞争
美的人形机器人的多场景布局,体现了“技术-场景-生态”的闭环逻辑。工业场景验证可靠性,商业场景探索商业化,家电融合抢占入口,家庭场景构建终极生态。这种渐进式策略,既规避了技术不成熟带来的市场风险,又通过细分领域突破积累竞争优势。随着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加强(如浙江省规划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量达2万台),美的或将成为推动行业从“功能展示”迈向“规模应用”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