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睬美国底气从哪来 印度无视特朗普威胁继续进口俄石油当特朗普在8月1日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并威胁对购买俄油行为征收100%“二级关税”时,印度外交部次日即强硬回应:印俄长期石油合同“不会停止”。这一看似冒险的对抗背后,是印度精密计算的战略底气。
经济结构的低依赖性与替代弹性
印度对美出口仅占其GDP总量的2.1%,且集中于服装、化学品等可替代性较强的商品。更关键的是,占对美出口大头的智能手机(尤其是苹果手机)因特朗普4月的关税豁免而未受影响——这类产品贡献了印度对美460亿美元贸易顺差的90%。即便关税落地,印度也有能力将服装等商品转向东南亚、中东等替代市场。这种结构性优势使印度在与美博弈中拥有远超预期的回旋空间。印度不睬美国底气从哪来 印度无视特朗普威胁继续进口俄石油
能源安全的刚性需求与俄油红利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印度85%的原油依赖外部供应。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以折扣价迅速填补印度能源缺口,使其进口占比从2022年初的0.2%飙升至目前的35%(日均175万桶)。尽管近期折扣缩水至23美元/桶,但相比中东原油仍具价格优势。更深远的是,印度通过加工转售俄油至欧洲,形成“进口—精炼—出口”的利润链条,每年可节省数十亿美元。这种经济红利远超过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损失。
印俄关系的“超能源”纽带
两国合作远非单纯的买卖关系。军事上,超50%的印度装备源自俄罗斯,包括S400防空系统和布拉莫斯导弹;政治上,莫迪与普京十年内17次会晤,建立了高层互信机制。双方在核能、太空等领域深度捆绑,甚至探索卢比卢布本币结算以规避美元风险。这种全方位战略依赖,使美国试图用单一能源议题撬动印俄关系变得不切实际。印度不睬美国底气从哪来 印度无视特朗普威胁继续进口俄石油
美国制裁的“阿喀琉斯之踵”
特朗普的“二级关税”本质是虚张声势。若对印度实施100%惩罚性关税,将直接冲击1290亿美元的美印年贸易额,尤其伤害美国农产品出口(印度是其重要市场)。更矛盾的是,美国自身仍在隐秘进口俄油——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重标准,连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也在安理会公开质问:“为什么美国自己能做的事,中国却不能做?”。印度深知美国难以承受盟友体系崩解的代价,因此敢于博弈。
印度的强硬姿态,本质是其“战略自主”外交哲学的实践。作为同时参与“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和“金砖国家组织”的国家,印度拒绝成为任何大国的附庸。当特朗普试图用关税重塑全球供应链时,莫迪正以“印度制造”回应,在美俄之间走钢丝以争取最大利益。这种平衡术虽导致部分国有炼油厂暂停俄油采购(占产能60%),但私营企业仍在继续,政府更未下达任何禁令。
印度油轮依旧穿梭于波斯湾至孟买的航线上,而白宫的威胁沦为国际媒体的头条笑谈。这场博弈揭示的不仅是新兴经济体对资源主权的坚守,更是单极霸权时代的黄昏——当“美国优先”撞上“印度制造”,多极化世界的轮廓在能源贸易的硝烟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