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举行反靖国神社游行 日本民众担心日本走向军国主义东京的夜色被烛光划开。2025年8月10日,靖国神社附近的街道上,数百名日本市民手持摇曳的烛火,以沉默的游行对抗神社内喧嚣的军国主义回响。这场烛光抗议并非孤立事件——在战败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日本民众正以行动警示社会: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已成为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符号。
历史伤疤:秘密供奉与政治操弄的真相
1978年10月17日的深夜,靖国神社完成了一场改变历史的偷换。时任神社主事松平长吉将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悄然移入主殿,试图将侵略战争的刽子手包装成“国家英灵”。这一操作曝光后,连裕仁天皇都拒绝再踏入神社,但政客却趋之若鹜——小泉纯一郎6次参拜,安倍晋三更将其作为政治工具。2025年,自卫队高层集体参拜的频次创下新高,市民团体直指这是“靖国系统复活”的明确信号。
神社内的右翼活动更印证着民众的担忧。身着旧日本军服的老兵列队行进,高呼“圣战”“神国日本不灭”;年轻右翼团体在院内高举十六瓣菊纹旗,宣传车循环播放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叫嚣。与此对比鲜明的是神社博物馆对历史的篡改:将太平洋战争美化为“解放亚洲的圣战”,南京大屠杀被轻描淡写为“事件”。当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主谋)的牌位与野田毅(“百人斩”竞赛获胜者)的灵位并列于神坛时,历史的正义已被彻底玷污。日本东京举行反靖国神社游行 日本民众担心日本走向军国主义
代际撕裂:Z世代用算法解构军国叙事
年轻一代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挑战权威。东京大学学生小林惠子在神社前发布的控诉视频,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与靖国神社金色牌位并置,48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视频结尾那句“我的家人死在谷寿夫部队手里,现在他们成了日本的‘神’”的质问,让无数日本青年在评论区写下“无地自容”。
这场由TikTok引爆的“退香潮”直击历史教育缺失的痛处:
76%的日本00后承认,教科书刻意淡化侵略历史——南京大屠杀仅作脚注,“慰安妇”一词在初中教材完全消失;
广岛核爆被简化为一行说明,却回避日本作为战争发起者的责任。
当早稻田大学学生从档案馆翻出1937年《东京日日新闻》——那份炫耀刊登“百人斩”竞赛的报纸——并在神社前展示时,官方叙事在实证面前轰然崩塌。
军国幽灵的现实投射:扩军备战与岛屿军事化
民众的恐惧绝非空穴来风。岸田政府正加速推动“军事正常化”:
军费暴涨: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打破战后70年不超过1%的惯例,为此不惜压缩福岛灾民安置预算;日本东京举行反靖国神社游行 日本民众担心日本走向军国主义
武器解禁: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向冲突地区出口致命武器;
远程打击:秘密研发C-2运输机搭载巡航导弹系统,将运输平台变为“空中武库”,射程覆盖朝鲜半岛及东海。
更具威胁的是西南诸岛的军事要塞化。在石垣岛、与那国岛新建导弹基地,配合美日“台湾有事”联合作战计划,40处攻击性基地候选地点中多数位于冲绳。这激起冲绳民众强烈抗议,县知事玉城丹尼警告:“我们不要军事要塞,只要和平之岛!”
宪法危局:被架空的和平第九条
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曾是国家重生的基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但如今,这条生命线正被系统性瓦解:
集体自卫权解禁:2014年安倍内阁强行通过决议,允许日本在盟国受袭时参战;
新安保法突破:将自卫队海外行动范围扩大至全球;
战争能力合法化:2023年安保三文件宣称要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彻底抛弃“专守防卫”。
防卫费的“五连涨”与民生投入的萎缩形成讽刺对照——当福岛8.9万灾民仍无法归乡时,政府却为采购美制“战斧”导弹豪掷万亿日元。正如抗议者西川重则的控诉:“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无异于进行战争准备。”日本东京举行反靖国神社游行 日本民众担心日本走向军国主义
亚洲的警钟:被右翼绑 架的未来
东京烛光游行的队伍中,韩国大学生通过线上研讨会加入声援。这种跨国共鸣源于共同伤痛:当韩国遗属李喜子(Lee Hee Ja)发现被强征参战父亲的姓名被刻在神社时,她愤怒控诉:“他们连家属的意愿都不尊重!” 更荒诞的是,被供奉的台湾原住民祖灵,竟与当年屠杀他们的日军战犯共享祭坛。
军国主义复活的代价将由普通人承担。若日本继续在扩军道路上狂奔:
冲绳可能沦为战场前线,重演二战“铁暴雨”悲剧;
东亚安全互信崩塌,任何摩擦都可能升级为冲突;
年轻一代被迫背负历史罪责,中日韩和解遥遥无期。
烛光在靖国神社的鸟居前晃动,照亮牌位上镌刻的“为国牺牲”字样。但真正的牺牲者——南京30万冤魂、朝鲜半岛的强征劳工、太平洋岛屿的无名骸骨——却被排除在这套叙事之外。当日本民众举起蜡烛时,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宪法第九条,更是人类免于战争恐惧的底线。历史早已证明:军国主义是条死路,而和平才是唯一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