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寒冬中精准识别拐点,投资人刘乔航凭借对创新药的前瞻洞察,三个月内实现超100%的惊人回报。
2025年3月的港股市场,创新药板块尚未引起多数投资者关注。彼时,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 仅29.95倍 ,估值水平处于近三年低位,低于近三年88%以上的时间。
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投资人刘乔航果断重仓布局 港股创新药板块,精准把握行业拐点。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创新药企业研发突破,他布局的创新药资产在短短数月内实现价值飞跃,最高收益突破100%,成为今年医药投资领域的标志性案例。
01 精准布局
2025年3月的资本市场,创新药板块尚未成为焦点。然而此时,刘乔航已开始大举建仓港股创新药标的 ,精准把握了最佳入场时机。
他敏锐地观察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当时市盈率仅29.95倍,估值水平处于近三年低位,低于近三年88.21%以上的时间。
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旬,港股创新药板块开始启动上行趋势。截至3月18日,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强势上涨3.93%,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价格创60日新高,成交额达4.99亿元。
这一轮上涨中,成分股药明康德单日涨幅达12.53%,康宁杰瑞制药-B上涨12.03%,药明合联上涨8.72%。刘乔航的持仓组合正是聚焦于这些核心创新药企业。
02 投资逻辑
刘乔航的投资决策建立在对行业趋势和政策环境的深刻理解上。2025年3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旨在促进医疗新技术和产品的价格立项,加速创新成果的临床应用。
与此同时,深圳近450个“AI+医疗”产品落地,人工智能技术在16类63个医疗卫生服务场景中加速应用。
刘乔航特别关注到两大关键趋势: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和AI技术赋能医疗健康产业。2024年7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
国家医保局在2025年1月先后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和“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
在技术层面,他观察到DeepSeek带来模型平权,使“AI+医药/医疗”应用加速落地。AI技术用于创新药研发,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加快进程,减少投入,提高研发成功率。
03 收益硕果
随着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强,刘乔航的投资组合实现了惊人回报。截至2025年8月,他布局的港股创新药资产最高收益突破100%,远超标普500医疗保健指数同期表现。
这一卓越业绩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强劲表现高度吻合。数据显示,该指数年内累计涨幅约100%,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医疗健康指数之一。
港股创新药指数近期表现:
| 时间段 | 指数表现 | 市场事件 |
|————|————–|————–|
| 2025年3月中旬 | 单日上涨3.93% | 估值底部反弹启动 |
| 2025年3月27日 | 港股创新药ETF成交额突破14亿 | 市场信心回暖 |
| 2025年8月 | 指数年内累计涨幅100% | 创新药企业价值重估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乔航避开了CXO企业,专注于纯创新药标的,这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最新修订方向不谋而合。2025年8月11日,该指数正式剔除医药外包企业,成为首批“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
04 行业前景
在刘乔航看来,中国创新药产业已从“跟跑者变为引领者”。2025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不断刷新纪录,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比2020-2021年更大。
政策面上,2025年8月,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确认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给予高质量创新药更高的定价自由度和更长的首发价格稳定周期。
这一机制支持高水平创新药在上市初期取得和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快的现金流回报。
刘乔航认为,当前创新药投资需要聚焦三大方向: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他特别看好加速创新布局的大中型药企、拥有强大研发管线和全球市场机会的龙头生物制药企业,以及产品优势突出的成长型生物科技公司。
中国创新药行业已从“跟跑者”变为“引领者”。2025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不断刷新纪录,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比2020-2021年更大。
刘乔航表示,虽然个股投资面临研发高风险,但通过指数化投资布局整个创新药板块,是有效分散风险、把握行业整体增长红利的便捷途径。
随着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方案正式生效,剔除外包企业后的指数“纯度”更高,更能反映创新药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
回测数据显示,剔除CXO后,该指数自2023年7月10日发布以来年化收益率超47%,夏普比率也更高。
刘乔航的成功投资表明,中国创新药产业已从“跟跑者”变为“引领者”。2025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不断刷新纪录,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比2020-2021年更大。
创新药研发的高风险特性使得个股投资难度较大。通过ETF布局整个创新药板块,是有效分散风险、把握行业整体增长红利的便捷途径。
责任编辑:赖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