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诺亚方舟全球华人财富管理与传承峰会上,诺亚财富预先发布了第十期——《诺亚控股2025下半年CIO报告》的部分核心观点。诺亚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女士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走入一个由‘科技型通缩逻辑’主导的资本新时代”,并提出一个从通胀逻辑迈向科技型通缩的资产配置新范式。
她强调,未来二十年,核心议题将转向:如何理解通缩、接受通缩、并从中获益。对财富管理者而言,关键不是是否回避通缩,而是如何拥抱科技带来的通缩红利,重构资产结构——在现实中稳住防线,在未来中寻找增量。真正的财富,不在于回报的速度,而在于配置的方向。
我们正在走入一个由“科技型通缩逻辑”主导的资本新时代
自2020年以来,全球步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时代。地缘冲突不断升级,供应链重构持续深化,货币政策在宽松与紧缩之间大幅摇摆,使传统投资逻辑频频失效。
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经济结构——信息、计算与能源的边际成本,正快速逼近“零”。
如今,资本市场所面临的焦虑,不仅仅源自收入差距的扩大,更深层次的,是对现有经济制度可持续性的怀疑。在政治不确定性上升、货币持续宽松之后,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穿透幻象的资产配置逻辑究竟为何?
在《明日的代价》(The Price of Tomorrow)一书中,加拿大经济思想家 Jeff Booth 一语道破关键:
“科技应带来通缩、带来更便宜的生活、更高效的社会,但我们却用通胀的逻辑在运营一个已经不匹配的世界。”
如果说过去20年,投资的主题是如何对抗通胀、配置通胀受益资产;那么接下来的20年,核心议题将转向:如何理解科技型通缩、接受通缩、并从中获益。
AI的加速发展,不仅揭示了经济结构的深层矛盾,更催生了一场关于“价值本源”的认知觉醒。
未来的世界,将不再由债务推动的资产泡沫主导,而是由科技通缩与效率红利构成的全新增长引擎。
对财富管理者而言,问题不在于是否回避通缩,而是如何拥抱科技带来的通缩红利,重构资产结构——在现实中稳住防线,在未来中寻找增量。
诺亚财富后续将发布《诺亚控股2025下半年CIO报告》,助资产管理者更好洞见趋势,思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