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税”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出租住房要交哪些税所谓“房东税”不是新税,而是个人租赁住房所需缴纳的当前税费组合的总称,主要包括增值税、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房产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税种长期存在,但许多房东之前并没有实际申请。近日,由于《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实施,规定要求租赁合同实名备案,并与税务机关共享信息,导致公众误读为“新税”,地方税务机关紧急辟谣澄清。
核心税种和个人出租住房优惠政策
增值税
税率和免征政策:个人出租屋增值税减征5%,增值税减征1.5%。如果月租金分摊后不超过10万元(如果一次性收取年租金12万元,平均月租金1万元),可以享受免征优惠。
附加税: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7%)、5%或1%,因地而异)、附加教育费用(3%)、地方教育附加(2%)。如果免征增值税,则同时免征附加税;如果有增值税,2023-2027年的附加税将减半。
房产税
标准税率:按4%的租金收入征收。
优惠政策:2023-2027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房东减半征收,即实际税率降至2%。“房东税”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出租住房要交哪些税
个税
税率:租赁住房所得暂按10%的优惠税率征收(非住房为20%)。
扣除规则:依次扣除四项费用:
在租赁过程中已经缴纳的税费(例如房产税);
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转租情况);
合理整修费用(每月上限800元);
法定费用扣除标准(月租金)≤扣800元4000元,扣20%4000元)。
实际税负:扣除后应纳税额×10%。例如每月租金3000元,扣除120元的房产税(按4%计算)、维修费用(假设0元)、如果法定扣除800元,则纳税(3000-120-800元)×10%=208元。
其他税种
印花税:免征个人住房租赁合同。
城市土地使用税:免征个人出租屋。“房东税”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出租住房要交哪些税
地方实践:综合征收率简化记税
为了提高征管效率,大多数地区选择综合征收率合并多个税种。例如:
上海:月租金≤十万元,综合税率2.5%。每月租金5000元的税费大约是125元。
青岛、天津:按租金收入1.5%-2.5%核定征收,具体比例由地方政府制定。
房屋租赁条例带来的核心变化
新规定没有新增税种,但是通过两种机制加强征收管理:
强制备案和信息共享
全部租赁合同需要实名备案,房管部门与税务部门联网,实时同步租赁信息,准确识别应税行为。
未备案的房东或机构最高罚款10万元。
信用处罚和资金监管
逃税者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影响贷款、出行等;
鼓励租户银行转账支付租金,形成资金流动证据链。
税收和市场预测的影响
房东费用与租金博弈
税收负担:以每月租金3000元为例,总税费约328元(房产税120元) 税收208元),占租金的11%。
转移概率:在租赁需求旺盛的地区(如一线城市),房东可以通过增加租金来转移税负;在供大于求的地区,房东可能自己承担,防止闲置。“房东税”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出租住房要交哪些税
双面租户权利
潜在负担:如果税收转移,租户将面临租金上涨的压力;
保障提升:备案合同可持租客用于子女入学、公积金提取等公共服务,新规禁止房东随意扣押,单方面提高租金。
征收现实的灵活性
在实践中,大多数房东只在租户需要报销(要求开具发票)时纳税,其它情况仍有避税空间。
结论:规范化趋势下的理性应对
事实上,“房东税”既有严格的税收征管,其核心驱动力是租赁市场的长期规范。《住房租赁条例》通过备案制度开放税务稽查链接,但税费是否触发租金波动,仍取决于区域供求关系。对于房东来说,需要衡量合规成本和闲置风险;对于租客来说,备案合同从长远来看加强了权益保护。随着政策的实施,建议各方关注当地细则,优化租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