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系列节目为机器人产业绘就发展新图景

头条资讯
2025 08-22 11:26:10
分享
从春晚舞台上灵动跳着秧歌舞的具身机器人,到深海中探索未知的全球首例仿蝠鲼水下机器人,再到可抱起90公斤老人,协助起背翻身的双臂机器人……今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创新为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纪实探访、竞技比拼、盛典展示等多元节目形态,全方位呈现中国科技产业的蓬勃生机,也吸引了中国工商银行、格力、阿里巴巴、中国光谷、中国联通、国窖1573等品牌的深度参与,让机器人成为记录时代变迁的生动符号。     传统与现代交融 在千年智慧中遇见智造力量   “以千年工巧,铸今日智造”,这是总台《中华考工记》的核心立意。节目以古代典籍《考工记》为文化纽带,巧妙贯通传统造物智慧与现代机器人技术,让观众在古今对话中感受科技传承。8月15日播出的第二期节目收获4.37%的收视份额,在当日全国上星频道同类节目中稳居收视榜首;已播出的两期节目首重播观众总规模达1.2亿,成为现象级科技文化节目。     第二期节目中,来自杭州的机器人“小宇”格外抢眼——它与总台蛇年春晚的“大花袄机器人”师出同门,却练就了一身“硬核真功夫”:左勾拳凌厉精准,右踢腿稳健有力,侧空翻、鲤鱼打挺等高难度动作更是行云流水,嘉宾忍不住现场与它切磋陪练,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不止“小宇”,节目中亮相的“明星阵容”个个身怀绝技: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小天”,用机械腿跑出了耐力与速度;首款投入公安实战的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硬汉球警官”,成为民警的“智能搭档”;助力端牢“中国饭碗”的农业机器人则展现了“科技务农”的新图景,让传统农业焕发科技活力。     竞技与实践并重 以赛事为桥促产业升级   总台推出的《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同样令人瞩目。大赛精心策划,设计了“开幕式+主题任务赛+闭幕式”的架构,通过实战演示及多场景呈现,生动展现我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实践。闭幕式发布的《国民科学素养白皮书》《人形机器人技术图谱》,对产业发展及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意义重大。同时,大赛构建的“以赛促研、以研促产、以产促用”机制,有力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场景与生活对接 让智能科技融入万家灯火   聚焦特定应用场景的“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于7月29日正式启动,展现保姆机器人的生活应用潜力,让硬核科技融入大众生活。节目采用“1+4+1”架构,与青岛、深圳、成都、苏州等四座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展开系列落地合作,年度展演盛典将汇聚四大赛道优秀案例,通过“场景联动+终极挑战+文艺节目”的形式,集中展示多赛道协同的“全生态智能生活解决方案”,拉手各地、行业上下游,撬动市场潜能,共同助推保姆机器人产业发展。     盛典与科普同行 让AI星光点亮创新征程   科技的温度与活力,在《2025中国・AI盛典》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节目中,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机器人、数字人星瞳、磐石机器人乐队等备受瞩目的AI“明星”带来不同形式的表演,传递“相AI相生”的主题内涵。截至目前,本届盛典主话题#2025中国AI盛典#及衍生话题阅读量累计超1.7亿,其中主话题共计3次登陆微博主榜,讨论量近百万,互动量近300万。节目中,智元远征A2机器人依托动作捕捉技术,完成苗鼓技法的学习与训练,并在开场时主动向总台主持人朱迅献上玫瑰。     产业与传播共振 架起科技与市场的桥梁   这些科技节目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更成为连接产业与市场的重要桥梁。《中华考工记》获中国工商银行独家冠名,同时还获得格力等企业支持,借助节目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温度,实现内容与品牌的深度融合;《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让阿里巴巴“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也让中国光谷的创新故事传遍全国;“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受到海尔等企业关注;《2025中国・AI盛典》由中国联通独家冠名,由国窖1573赞助支持,通过节目共创实现技术传播与品牌增值的双赢。     当前,我国已稳居全球最大机器人制造和应用国家之列。成就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持续护航,更是产学研用各界的协同发力。总台的一系列科技节目,既向大众普及机器人技术,更搭建起企业与市场、产业与民生的沟通桥梁,持续推动中国机器人事业迈向新高度。     总监制|任学安 监制|陈荣勇 主编|杨正良 编辑|王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