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洛阳城的秋意渐浓,街巷间,悄悄多了一些关于“河图洛书”的讨论。
有人问:“《河图洛书》是神话?是历史?还是一场演出?”
有人答:“是文明的开端,是数字的起源,也是一场可以走进去的史诗。”
人们带着好奇与试探,正在试图理解这个“文化新物种”。
它不只是舞台上的戏,而是伏羲观天、龙马负图的远古回响,是九宫格中暗藏的天地秩序,是大禹治水时“协和万邦”的智慧光芒。它是河洛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明的密码,更是一场用科技与哲思重新打开的“文明对话”。
文化温暖先行,致敬特殊群体
九月的试演中,我们邀请了1600余名来自区县的孩子,他们睁大眼睛,在九宫格升降舞台前发出惊叹;
我们迎来了500多位医护人员,在270度环形光影中卸下疲惫;
我们也致敬500余名退伍军人,让他们在“河洛议事”的叙事中,重温家国情怀。
这些特殊场次,不仅是演出内容的测试,更是一次次“文化抵达”的实践。我们相信,真正的文化项目,应当有温度、有担当,能让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文明的光照下找到共鸣。
一位带孩子来看演的乡村教师说:“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触摸’。”
一位医护人员感慨:“像是穿越了一场山河史诗,心灵被洗涤了。”
这些声音,让我们更加坚定:《河图洛书》不止是一场演艺,更是一次文明的传递。
文明为墨: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寻根”
如果你问:《河图洛书》与传统演出有何不同?
我们会说:它不是“你看戏”,而是“你走进戏中”。
九宫格升降矩阵舞台,让空间随着叙事折叠、展开,观众仿佛行走于河图洛书的符号之间;
270度环形LED与激光投影,构建出“数字山河”,伏羲画卦、大禹治水的场景扑面而来;
实时动作捕捉系统,更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与历史共舞、与文明共振。
这一切技术的背后,是对“天人合一”“象数思维”“协和万邦”等文明理念的现代转译。我们不做技术的堆砌,只做文明的翻译。
10月1日,正式首演售票开启
10月1日,《河图洛书》将正式首演,售票通道同步开启。
我们诚挚邀请你,走进神都十三坊,走进这场跨越千年的光影叙事。
你可以带着孩子,来一场“中华文明启蒙之旅”;
你可以陪着父母,重温河洛文化的精神根脉;
你也可以独自前来,在数字山河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不止于演出:一台戏,激活一座城
《河图洛书》演艺,是神都十三坊文商旅综合体的核心业态,也将成为洛阳夜经济的新引擎。
看完演出,你可以在武皇盛宴品尝唐风宴席,在希尔顿酒店歇脚观星,在十三坊的街巷间感受盛唐烟火。我们希望通过“一台戏”,带动“一座城”的文化活力,让洛阳不仅是历史名城,更是当代人愿意一次次回归的精神目的地。
河图洛书,是传说,是符号,是智慧,也是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记忆。
这个双节小长假,我们愿以一场沉浸式演艺,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文明源头的门。
门后,是伏羲的凝视,是龙马的蹄声,是九宫格的玄机,也是大禹治水的回响。
而我们,正在门内等你。
《河图洛书》沉浸式史诗演艺
演出地点:洛阳·神都十三坊
正式首演:2025年10月1日
这个秋天,在洛阳相遇
与文明同行,与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