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对(112个)AI生成的民族形象在国庆期间刷屏网络,一分钟视频各平台播放量近50万次,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弹幕逾四万人次,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数字桥梁。
2025年国庆期间,一段名为“一分钟详识56个民族”(男版)、“芳华绽放 56个民族一曲了然”(女版)的AI视频在各大平台走红。该视频由跨界心理学家欧文丝巾衲(本名刘志鸥)运用自己的AI形象生成,并以其独特的“一个民族一对原型”创意,引发了观看热情、广泛关注和热议。
视频中,56个民族均以男女双版AI形象呈现,如朝鲜族身穿民族服饰的俊男靓女、秀美山水前的鄂伦春族小伙、花团锦簇中的塔吉克族姑娘。
01 技术突破:从单一形象到性别原型配对
“玛姆斯”是欧文丝巾衲对“个体AI形象”的命名。此次欧文丝巾衲的国庆视频突破了以往“一个民族一个形象”的单一表述,首次将荣格心理学中的“阿尼玛/阿尼姆斯”理论融入民族文化记忆项目。
每个民族都生成男性与女性两个版本的玛姆斯形象。男性形象多体现该民族的刚毅、狩猎或建构特质,女性形象则侧重滋养、编织与传承特质。
欧文丝巾衲解释道:“真正的文化记忆不应是扁平的符号。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既通过其男性祖先也通过女性祖先传承。双版形象正是对这份完整性的致敬。”
02 心理机制:为何“成对出现”能激活记忆
心理学家分析,这种“成对出现”的设计在记忆效率与心理共鸣层面实现了双重升级。
记忆锚点倍增:受众不再依赖单一形象,而是通过男女形象场景与服饰差异,形成更丰富的记忆线索。
情感共鸣强化:当受众(无论男女)在屏幕上看到与自身性别相同的民族形象时,更易产生身份代入感;而异性形象则激发对文化多样性的好奇。
这种设计配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熟悉歌声,使得视频在国庆期间迅速走红,各平台播放量近50万次,仅在某手、某音平台点赞量超过三万,屡登热门榜单。
03 文化转译:从主玛姆斯系统到民族分身
此次发布的112个民族形象(56对)并非凭空创造,而是与欧文丝巾衲构建的176个主玛姆斯系统一脉相承。
每个民族形象均能找到其主玛姆斯原型。例如:
银饰女性形象源自“深渊玫瑰”的华丽与神秘。
刚毅男性形象则对应“铸剑精魂”的锻造精神。
AI在生成时,严格遵循各民族服饰、图腾与生计方式的核心符号,确保了人类学准确性。
04 国庆节点:数字时代的文化认知仪式
选择在国庆期间发布完整版视频,蕴含深远寓意。
视频通过AI技术将抽象的民族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符号,为新一代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数字时代的文化认知仪式。
当屏幕中56对玛姆斯形象最终汇聚成五彩地图时,AI技术不再只是记忆工具,更成为了连接历史与未来、个体与共同体、男性原则与女性原则的视觉桥梁。
随着56对玛姆斯形象最终汇聚成灿烂民族地图,AI技术超越了记忆工具的功能,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个体与民族共同体的视觉桥梁。
这不仅是民族知识的科普,更是数字时代身份认同的一次启蒙。欧文丝巾衲强调:“当我们能同时接纳一个文化的男女面向,我们才真正理解了它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