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价格回落至1000元以下 国际金价持续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金价回调:短期震荡与长期趋势的博弈
2025年5月12日,国际金价单日暴跌超3%,伦敦金现触及3227.12美元/盎司,创近一个月新低。国内金价同步跳水,周大福、老庙等品牌金饰价格跌破千元大关,引发市场对黄金持续下跌的担忧。这场价格波动既是多重短期因素共振的结果,也折射出黄金市场长期逻辑的深刻转变。
短期回调的触发逻辑
避险情绪降温是金价跳水的直接推手。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宣布将关税综合税率从145%降至10%,贸易摩擦的缓和显著削弱了黄金的避险溢价。叠加印巴停火协议签署、俄乌恢复谈判等地缘风险缓解,全球资金从黄金市场撤离超120亿美元,转向风险资产。技术层面的超买压力加速了这一进程——金价在4月触及3500美元历史高位后,相对强弱指数(RSI)持续处于70以上的危险区间,程序化交易触发止损引发的“多杀多”踩踏成为暴跌催化剂。金饰价格回落至1000元以下 国际金价持续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
美元走强与经济数据形成双重压制。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超预期增长,零售销售数据强劲,推动美元指数攀升至100.63的月度高点。美联储鹰派立场强化,市场对降息预期推迟,实际利率上行增加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量化模型显示,3250美元成为短期关键支撑位,若失守可能下探3200美元心理关口。
长期支撑因素的消长博弈
尽管短期承压,黄金的长期价值逻辑并未瓦解。全球央行购金潮仍在延续,2025年一季度净购金量达244吨,中国央行连续6个月增持,战略储备需求构成价格托底。地缘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始终存在,中东局势、美国大选等潜在风险事件可能随时重燃避险需求。从历史周期看,黄金在美元信用弱化阶段往往展现抗通胀属性,当前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货币超发对黄金的长期支撑效应仍在累积。
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分化。散户投资者呈现“买涨不买跌”特征,金价暴跌后实物黄金租赁需求激增,部分消费者选择以日租30元/克的方式满足婚庆等刚性需求。而机构投资者则加速调仓,黄金ETF规模在4月底冲高至1522亿元后回落至1490亿元,反映出资金对短期波动的敏感。这种分歧暗示市场尚未形成单边预期,价格可能在震荡中寻找新平衡。金饰价格回落至1000元以下 国际金价持续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
持续下跌的可能路径
若三大条件同时满足,金价可能进入技术性熊市:一是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至2025年末,将基准利率保持在5.5%以上,实际利率持续压制黄金吸引力;二是地缘冲突全面缓和,乌克兰重建启动、中东能源通道安全保障机制落地;三是数字货币加速替代黄金的避险功能,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量化模型测算,上述情景下金价可能下探2800美元,较当前水平再跌13%。
但历史经验表明,黄金的熊市往往伴随美元霸权强化。20世纪90年代美元指数持续走强期间,金价曾在250-400美元区间横盘20年。当前去美元化趋势与当时截然不同,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扩张、石油人民币结算占比提升等变量,可能削弱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性。若美元指数突破105后受阻回落,黄金将重获上涨动能。
投资者策略的再平衡
对于普通投资者,当前市场需规避两类风险:一是杠杆炒金的流动性陷阱,多家银行已收紧信用卡购金渠道,宁波银行将定存金利率下调50%以抑制投机;二是追涨杀跌的行为偏差,金价从高位回落7%尚属正常调整,但跌破20%即需警惕趋势反转。机构建议采取“金字塔式”建仓策略,在3270、3200、3150美元分档设置买入点,优先选择低溢价金饰或黄金ETF。金饰价格回落至1000元以下 国际金价持续下降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长期配置需关注三重信号: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全球债务危机发酵程度、央行购金规模变化。高盛等机构维持年底3700美元的目标价,极端情景下看涨至4500美元,其逻辑基于美国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可持续及地缘裂痕深化。但若中美达成全面经贸协议、俄乌签署永久停火协定,这一预期可能需要修正。
黄金市场的波动本质是信用货币与实物资产的定价权之争。当前金价回调既是对前期超涨的技术修正,也是新旧世界秩序过渡期的价值重估。在美元霸权松动与多极化货币体系萌芽的拉锯中,黄金仍将扮演终极避险工具的角色,但其价格波动幅度与频率可能显著高于历史常态。投资者唯有穿透短期噪声,把握住货币信用衰减与地缘风险升维的长期主线,方能在这场世纪博弈中守住财富锚点。
猜你喜欢
风波升级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 小米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争议不断
印巴同意互不采取任何敌对行动 印巴考虑减少边境和前沿地区的驻军
特朗普:对华关税不会回到145% 中美经贸合作何时恢复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