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内容涵盖了 AI变革营销的多个方面,全书共分四大篇章:生成的趋势、生成的力量、生成的运用和生成的部署,系统地阐述了 AI 变革营销的底层逻辑、营销范式的重构,不同场景中生成式营销的应用以及企业内部部署生成式营销的策略。
在他看来,从分析式 AI 到生成式 AI,再到未来的AGI,AI 的发展正深刻改变营销的方式。AI 带来了营销生产力的大爆发,将洞察、创意和媒介相结合,推动了营销的变革。在企业内部,AI 不仅改变了营销运营,还将渗透到组织管理、营销战略制定等多个方面。书中具体探讨了 AI 在广告、社媒、内容、电商、用户管理、创新管理等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和场景想象。
在企业内部部署方面,《生成》提出了四步走的普惠策略:全员使用、心智共享、智能转型、组织进化,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 AI 技术。此外,书中还讨论了消费者对 AI 的使用,并提出“通过影响人工智能来影响消费者”的观点,强调了在 AI 时代,企业需要重新思考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
从智能到行动生成式营销正在多场景落地 会议最后,围绕大模型的发展趋势、生成式营销在企业内的具体应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蒋青云教授、杜拉维特亚太市场及电商总监王双江、小米公司互联网业务部商业营销品牌业务总经理陈高铭,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进行了圆桌探讨。
从左到右:杜拉维特亚太市场及电商总监王双江、小米公司互联网业务部商业营销品牌业务总经理陈高铭,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蒋青云、媒介360&MSAI&创+平台创始人钱峻就大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王双江分享了自身的判断,他认为未来生成式营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模态融合,即从单纯的文本到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整合,这将极大地丰富营销的创造力;二是进阶式理解,随着知识的累积和正反馈的增加,AI将能够回答更复杂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系统。他认为在未来的12个月内,这些领域都将取得显著进展。 就如何选择 AI 应用的场景,王双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企业在应用 AI 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判断 AI 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并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此外,公司还需要对 AI 应用的风险做预判和约束,以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
在他看来,公司老板对 AI 的认知将直接影响 AI 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企业应用 AI ,应该以提升业绩和利润为目标,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或减少人力。在应用方向上,他认为AI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应用将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通过AI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AI 的应用也应该贯穿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渠道、品牌等等,而不仅仅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