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掌舵复星:直面业绩短期波动,以战略定力锚定创新与轻资产未来

汽车资讯
2025 09-22 20:26:30
分享

2025年3 月 30 日,复星国际正式对外披露 2024 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 1921.42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降 3.06%;归母净亏损约 43.49 亿元,与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形成鲜明对比。在随后举行的业绩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直面业绩变化,对亏损原因及公司未来战略走向进行了深度解读。

郭广昌指出,本次归母净亏损主要源于报告期内一次性非现金的账面亏损。若剔除重大一次性影响,公司 2024 年归母净利润约 7.5 亿元。集团部分核心企业利润较 2023 年有所下降,是影响整体盈利的另一重要因素。谈及一次性账面亏损,不得不提菜鸟项目的账面价值调整。

郭广昌掌舵复星:直面业绩短期波动,以战略定力锚定创新与轻资产未来

此前 3 月 28 日,复星国际在业绩预告中便指出,2024 财政年度预计的归母净亏损主要是由于调整了 2024 年底所投资的菜鸟项目的账面价值。集团于菜鸟累计出资约 15 亿元,截至 2024 年底历史累计退出已回笼约 44 亿元,实现内部收益率(IRR)约 34%。但在 2024 年度内,阿里巴巴集团出于对菜鸟业务的进一步调整需要,以每股 0.62 美元的价格回购菜鸟少数股东持有的菜鸟股份,受此影响,复星国际所持菜鸟项目的账面价值需按此回购价格调整,从而产生一次性非现金账面损失约 51 亿元。

在业绩会上,郭广昌特别表达了对阿里和菜鸟团队的感谢:“菜鸟这个事投资回报率是很好的,15 亿元的投资现在已经回报了 44 亿元。我们是 2013 年参与的创始投资,一路与菜鸟共同成长。” 尽管账面出现亏损,但从长期投资收益角度来看,菜鸟项目仍为复星带来了可观回报。

面对业绩波动,复星国际在战略层面有着清晰的规划。郭广昌强调,公司始终注重创新,聚焦于极具成长潜力的企业和产品。“我们有进有退,退的是重资产非核心业务,进的是未来有巨大想象力和成长空间的创新产品、创新产业。” 他进一步解释,当前中国重资产回报率虽有 5% 左右,但难以复制,复星本质上要将更多资本投入创新领域,未来还将持续退出重资产项目。目前公司一年产业运营利润约 50 亿元,郭广昌希望在未来 5 年内将这一数字提升至 100 亿元左右。

自 2020 年起,降债便成为复星国际财务战略的重点之一。公司通过处置非战略非核心资产实现目标,2020 年和 2021 年连续两年达成投退平衡。2022 年以来,面对外部资本市场的动荡,集团加大资产处置力度,2022 年至 2024 年,三年累计完成非战略及非核心资产退出约人民币 750 亿元等值,并将资产组合优化战略贯彻到附属公司。2024 年内,集团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 175 亿元等值,合并报表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 300 亿元等值,有效优化了资产负债表,增强了流动性安全。报告期内,集团退出的主要项目(含尚未交割项目)包括 HAL、Ageas、Guide、长沙滨江金融中心等。

除了业务结构调整,郭广昌还在业绩会上透露了复星国际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布局。“我们非常重视 AI 的运用,虽不打造 AI 平台,但要将其更好地运用到业务中,快速提升效率与创新能力。” 目前,复星已将 AI 融入各产业,文旅项目规划设计引入 AI 元素,复星医药推出 PharmAID 决策智能体平台,医美平台 Sisram 借助 AI 分析皮肤问题等。

郭广昌坦言,公司战略调整面临阵痛,需要强大的战略定力与耐心。但他坚信,复星已度过关键节点,从单纯的 “瘦身健体” 迈入 “有进有退、进退平衡” 新阶段。未来,复星国际将在继续降低财务杠杆的同时,深耕核心业务,借助创新与全球化,尤其是 AI 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力,向着产业运营利润提升、资产结构优化的目标稳步迈进,持续为股东与社会创造价值。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