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生活休闲
2025 07-06 04:26:00
分享
导读:本文是由xjh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的内容介绍。

 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特朗普对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的批评,与日本作为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的现实形成鲜明反差,这一矛盾背后是两国长期存在的贸易结构问题、政治博弈及日本国内农业体制的深层困境。以下是综合各方信息的分析:

 一、特朗普批评的焦点与事实矛盾

 “拒买美国米”的指控存疑

 特朗普在2025年6月30日宣称日本“拒绝接受美国大米”,但实际贸易数据显示:

 2024年日本进口美国大米总额达2.98亿美元,2025年14月进口额1.14亿美元。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仅次于墨西哥。

 美媒CNN指出,特朗普的言论与事实不符,可能意在施压日本在汽车关税等谈判中让步。

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关税争议的真相

 700%关税的争议:2025年3月白宫称日本对美国大米征收700%关税,但日方澄清该数据源于2005年WTO谈判时的旧测算(778%),且未考虑日本“最低进口配额(MA)机制”——每年77万吨免税进口额度。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现行关税机制:免税配额之外的大米按每公斤341日元(约2.1美元)征税,实际关税率约为280%400%,仍远高于国际水平。

 二、日本国内“米荒”与政策困境

 米价暴涨的深层原因

 减产政策遗毒:日本政府自1970年代推行“减反政策”,补贴农民转种其他作物,导致水稻种植面积缩减、产能脆弱。2023年极端高温使产量再降10万吨,2024年供需缺口达40万吨。

 农协垄断流通:日本农业协同组合(JA)控制全国80%大米流通,2025年政府投放的储备米中95%被农协收购,仅7%流入零售市场,加剧供应短缺。

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民生危机与社会矛盾

 2025年5月日本大米价格同比上涨98.4%,5公斤装售价达4268日元(约215元人民币),创1971年以来最高纪录。部分家庭被迫“按克分食米饭”,茨城县甚至频发偷米案件。

 讽刺的是,同期美国超市销售的日本产大米价格仅为日本本土一半(5公斤25003000日元),凸显流通垄断的扭曲。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三、历史脉络:大米作为“政治禁区”

 日美大米争端始于1980年代,核心矛盾从未解决:

 文化保护 vs 贸易自由:日本政界长期将大米视为“文化象征”,1991年美日展览会上,日本以违反《粮食管理法》为由强制撤展美国大米,引发外交风波。

 农协—自民党铁三角:农协通过选票捆绑自民党,后者以高关税和保护政策回馈农村票仓。2025年自民党仍因米价问题支持率低迷,却不敢触动农协利益。

 四、贸易谈判的复杂博弈

 美国的真实目标

 汽车关税反击:日本要求美国取消25%汽车关税(年影响逾百万辆日系车),特朗普则以大米问题施压,意图维持对日贸易优势。

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扩大出口份额: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评估,若日本扩大免税配额,美国大米年产量可增12万吨。特朗普批评日本不接受美国大米 日本是美国第二大精米出口市场

 日本的应对困局

 短期投放储备米和扩大进口(如计划从越南、泰国进口10万吨)难以治本;

 长期改革受制于农协垄断及老龄化(农民平均年龄超70岁),农业体系转型举步维艰。

 结构性矛盾下的双输博弈

 特朗普的批评虽与事实不符,却揭露了日本农业保护主义的顽疾;而日本作为美国大米关键市场,其国内危机反而为美国提供了谈判筹码。这场争端本质是 “政治经济复合体”的对抗:

 于美国,是借农产品撬动工业利益的地缘策略;

 于日本,是旧体制在全球化下的生存挣扎。

 若日本无法打破农协垄断、重构农业竞争力,而美国持续以单边关税施压,两国贸易关系或将陷入更深的恶性循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