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生活休闲
2025 08-01 07:26:41
分享
导读:本文是由xjh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的内容介绍。

 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四川盆地近日诞生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油田,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含四川盆地北缘)的页岩油日产量突破万吨大关,达10006吨,占全国页岩油总产量的52.2%,其中四川盆地的泸州页岩气田等区域通过技术联动,加速了页岩油藏的协同开发。这一突破不仅重塑了国内能源供应格局,更折射出中国页岩油气技术从“跟跑”到“局部领跑”的国际地位跃迁。

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

 中国页岩油气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技术突破:

 超深层开采能力: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垂深突破5300米,水平段长达1312米,创下国内页岩气井深度纪录。通过旋转地质导向系统与三维地震技术,实现水平段优质页岩钻遇率100%,精度达毫米级,攻克了地层速度剧变、灰岩夹层多等世界级难题。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低成本压裂技术:针对页岩油储层低压、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长庆油田创新“压裂造缝+渗吸置换”技术,自主研发可溶金属球座和多功能压裂液,将单井产量从1.5吨提升至18吨,打破低压页岩油无法经济开发的国际魔咒。

 智能化与绿色开发:依托“水平井丛式布井+数字化无人值守”模式,单个平台可控制地下千万吨储量,用工量减少90%。同时,井场光伏供电、废水100%循环利用等技术,使压裂能耗降低60%,为全球页岩开发树立环保标杆。

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国际舞台的定位与差距

 领跑领域:在超深层页岩气开发(>3500米)和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方面,中国已形成独特优势。例如,美国页岩油主产区埋深多低于2500米,而中国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目标层普遍在3500-5000米,且成功实现规模化开发,技术复杂度远超北美。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技术输出能力: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田形成的6大核心技术和200项行业标准,已应用于东南亚、中亚及俄罗斯西西伯利亚项目。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等装备国产化率达100%,成本仅为进口一半。

 待补短板:浅层开采效率仍落后于美国。2023年美国页岩油年产量达4.14亿吨,中国仅400万吨,差距超百倍。主因是深层钻井周期长(虽从90天缩至40天,仍高于美国平均30天),且高端测井设备依赖进口。

 全球页岩革命的“中国范式”

 中国页岩油气的崛起,本质是“复杂地质+集约创新”的双轨突破:

 地质理论创新:首次揭示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沉积成岩控储、保存条件控藏、Ⅰ类储层连续厚度控产”的“三控”富集规律,指导泸州特大型气田发现,提交2.39万亿立方米地质储量。

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开发模式革新:创建“井工厂”平台化作业,单平台部署31口水平井(水平段超5000米),百万吨产能用地仅30亩,较传统开发节约土地70%,破解了黄土塬地貌的集约化开发难题。中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我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尽管进步显著,深层页岩气开发仍面临成本压力。例如,四川盆地埋深超4500米页岩气田的钻井地质旋转导向工具依赖进口,高应力压裂技术尚未完全自主。然而,随着国家“深地工程”专项推进,计划2030年前建成50亿立方米超深层页岩气产能基地,推动采收率再提升10%。

 四川盆地页岩油田的诞生,不仅是中国能源自主的里程碑,更重塑了全球页岩开发格局——从技术追随者到复杂地质开发的规则制定者。正如中原油田专家所言:“深地之下,检验着一个国家的创新韧性。” 当美国页岩革命依托地质禀赋时,中国正以“人工造缝”的智慧,在更艰险的地层中开辟能源新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