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术学博士、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陈羿州的“新自然主义”高温颜色釉瓷板画系列作品引发关注。这位出身江西樟树、兼具第四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以独特创作理念与技法,为陶瓷艺术注入新活力。
陈羿州的新作突破传统陶瓷艺术范式,不再停留于复刻自然表象,而是聚焦物质本源的哲学表达。他通过1300℃高温下釉料的自然裂变,将瓷土的地质记忆转化为具有生长性的视觉生命体,在瓷板上凝固出类似山脊骨骼、河床毛细血管或苔藓呼吸韵律的艺术形态。
其创作的颠覆性体现在多维度创新:物理层面,以粘连泥片、多层施釉与刻坯深浅变化营造浅浮雕景深,使平面瓷板呈现地质断层般的立体切面,拓展了陶瓷艺术的表现边界;材料层面,突破传统青花五彩的程式化色谱,独创“泥釉共生”技法,让凹凸瓷板与玻璃质釉层形成原始与精炼的对话,回归“土与火”本质又超越物质固有形态;美学层面,抽象笔触中暗藏自然法则,釉色扩散模拟水分子渗透、冰裂纹路呼应岩石风化,甚至气泡分布都暗合斐波那契数列。
这种介乎可控与失控之间的创作,堪称用火为画笔的“造物”过程。当观众凝视瓷面上永恒奔涌的釉浪,既能感知万年地质运动的记忆编码,也能见证陶瓷作为当代艺术媒介的觉醒。作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陈羿州正以其“新自然主义”探索,为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型提供着独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