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设备公司起诉美企窃密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集体崛起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正经历着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2025年8月,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提起的9999万元商业秘密诉讼,不仅是一起知识产权维 权案件,更是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技术自信的集中体现。这场诉讼背后,折射出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与坚守。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其技术难度仅次于光刻机,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屹唐股份通过2016年跨境收购美国MTI公司,实现了技术积累的跨越式发展,其自主研发的远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器技术,不仅将设备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7%,更成为全球唯一进入台积电5纳米产线的国产品牌。这种"收购+创新"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升级路径。在干法去胶设备领域,屹唐已占据全球34.6%的市场份额,快速热处理设备全球市占率达13.05%,展现出中国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突破能力。中国芯片设备公司起诉美企窃密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集体崛起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集体崛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与市场环境的优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科创板的设立,则为企业打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2025年7月,屹唐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价值认可。与此同时,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一批企业也在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初步形成了覆盖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的国产设备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屹唐股份诉应用材料案中,两名前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将核心技术秘密泄露给竞争对手,凸显出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中国企业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维 权,这既是保护创新成果的必要手段,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能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此案,展现了中国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进步,为技术创新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中国芯片设备公司起诉美企窃密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集体崛起
尽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仍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格局中,应用材料等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71.7亿美元,掌控全球24%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中国21家主要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总营收仅30亿美元,不足全球市场的2.5%。在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设备领域,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光刻机等核心设备尚未实现突破。
展望未来,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设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既要保护自身核心技术,也要遵守国际规则,在全球产业链中树立负责任的技术创新者形象。屹唐股份的案例表明,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