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8月31日,“学霸”康熙文物特展将在海安博物馆1楼临展厅盛大开启!
本次特展以“学霸”康熙为主题,从治国、科技、文化、艺术四大维度,呈现其“终身学习”的帝王成长史。汇聚了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上海市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多家顶级文博机构的多件与康熙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珍贵文物,其中部分文物为首次在江苏地区展出,堪称一场横跨南北的文化盛宴!
展品中的学霸密码
大家都知道康熙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而且他在数学方面天赋也很高。就拿展品《几何原本》来说,这可是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经典著作,大概在公元前 300 年写成。康熙对《几何原本》的兴趣浓厚,其渊源可追溯至清初西学东渐。他任用白晋、张诚等西方传教士,系统学习这部西方数学经典,因明末徐光启与利玛窦仅译前6卷,遂命人以满文翻译完整版本(约12卷),供宫廷研习。他还将其纳入皇子教育,推动西方数学在统治阶层传播。虽推广限于宫廷,未引发社会热潮,却为清代数学教育埋下种子,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印记,其举措既展现帝王求知欲,亦显时代局限。
除了对数学展现出浓厚兴趣并深入钻研,康熙皇帝对天文历法同样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与深入的研究。在此次展览中,所陈列的赤道经纬仪(模型),主要用来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和纬度以及真太阳时;还有黄道经纬仪(模型),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而天体仪(模型),是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随时了解当时天空的实际星象。象限仪(模型)则主要用来测量天体的地平高度或天顶距。这些均为康熙时期制造的天文仪器,它们不仅仅是当时天文观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更是从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康熙对天文历法研究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这些仪器的精湛工艺、卓越设计,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在天文仪器制造方面所达到的高超技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独运。
▲康熙年间天文仪器
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时候,也特别看重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览里有本《康熙字典》,这是康熙下令编写的一部大型字典,花了六年时间才完成。这本字典收录了四万七千多个汉字,在当时是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康熙亲笔写的书法作品,字写得刚劲有力,很有气势,能看出他书法水平很高,也很热爱传统文化。
▲御定康熙字典四十二卷
历史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
此次特展是县域文化展览标杆之作。康熙皇帝“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治学理念,与海安“崇实重行”的教育传统高度契合,相信这次特展也将为海安的学子们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启这场学霸之旅啦?这个周日赶快行动起来吧!
展览时间:5月18日—8月31日【周一闭馆(5.18下午2:00正式对外开放;5.19日不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海安市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更多故宫文创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