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签署了秋季征兵令,13.5万人的军事调整和战略信号。一纸征兵令的背后,是俄罗斯军事战略和国内动员制度的深刻演变。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当地时间9月29日签署了2025年秋季征兵令,计划招募135.000名18至30岁的俄罗斯公民参军。这一征兵工作将于10月1日正式启动,持续到12月31日。
与今年春季征兵16万人相比,秋季征兵人数减少了25000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这次征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调整军事部署的策略
从征兵规模来看,与春季的16万人相比,秋季13.5万人的数量有所下降。这种数量变化可能反映了俄罗斯军队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消耗和补充部队的动态平衡。
春季征兵时,俄罗斯国防部明确表示,征兵与乌特种军事行动无关,所有新兵将分配到俄罗斯驻地和俄罗斯其他军事单位。这种说法很可能也适用于秋季征兵,说明这些新兵的主要任务是丰富俄罗斯的本土防御力量。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也在2025年1012月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公民征兵和义务兵退役令。这种“有征有退”的机制保证了俄罗斯军队的正常轮换和更新,体现了保持军事结构稳定的战略意图。
兵役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这个秋天的征兵对象是18-30岁的俄罗斯公民,这个年龄标准延续了俄罗斯去年通过的兵役法修正案的内容。
该修正案将征兵年龄上限从27岁提高到30岁,扩大了俄罗斯军队的潜在兵力基础。年龄范围的调整使俄罗斯能够调动更多的人力资源,增强其军事动员能力,同时反映了俄罗斯在面对长期军事冲突时对军事可持续性的预防措施。
义务兵和合同兵的双轨制运行仍然是俄罗斯兵役制度的核心特征。普京多次强调,义务兵不会被派往战区参加战斗。这个原则很可能会在秋季征兵中继续适用,战斗任务主要由合同兵承担。
稳定的社会需求
普京选择在9月底签署秋季征兵令,延续了俄罗斯传统的征兵周期——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征兵。这种规律本身传达了一个国家正常运行的信号,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的预期。
从征集13.5万人的数字来看,与往年秋季征兵规模基本相同,没有大规模动员的迹象。这表明克里姆林宫正试图在军事需求和社会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以避免过度动员导致的社会反弹。
俄罗斯国防部明确表示,春季征集的新兵不会被派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这项政策很可能也适用于秋季征集的新兵,以减少国内公众对征兵的担忧和抵制。
考虑国际信号的地缘政治
在俄乌冲突陷入消费战的背景下,秋季征兵令显示了俄罗斯维持长期军事行动能力的决心。俄罗斯通过定期征兵补充部队,向西方传达了他们能够承受长期制裁和军事消费的信号。
与此同时,相对“正常”的征兵规模也向国际市场和国际观察家表示,俄罗斯没有进入全面战时动员状态,其军事行动仍在可控范围内。
征兵令发布的时间恰逢乌克兰西方援助缓慢,欧洲战争疲劳增加。这一举动无疑考验了西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耐心和能力。
为经济和工业的联动做准备
军事动员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维持13.5万人的军队规模意味着俄罗斯国防工业需要提供相应的装备和后勤保障。从单兵装备到重型武器,征兵计划必然伴随着国防订单的持续输出。
近年来,俄罗斯大力推进国防工业本土化,尤其是通过进口组件和技术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秋季征兵将进一步检验俄罗斯军工生产的自给自足能力,尤其是在西方严厉制裁的背景下。
新兵入伍也会带来相应的军事支出增加,包括培训成本、工资和装备成本。从国家预算来看,军事支出的比例和分配将反映俄罗斯政府在“ guns versus butter"(大炮和黄油)之间的权衡取舍。
纵观俄罗斯近年来的征兵实践,俄罗斯军队正在构建一种既满足军事需求又不过度冲击社会常态的军事补充机制,从春季的16万到秋季的13.5万。
当这些新兵走上服役之路时,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的战略选择息息相关,共同塑造了俄罗斯在动荡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