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愿销毁高浓缩铀库存换解除制裁 伊朗准备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核协议伊朗近期释放的核谈判信号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该国高级顾问最新表态显示,德黑兰准备以销毁武器级高浓缩铀库存为筹码,换取美国解除经济制裁,这一战略让步折射出伊朗在经济重压下的务实转向。
经济困局催生政策调整
长达七年的制裁使伊朗GDP累计萎缩18%,通货膨胀率持续保持在40%以上,石油出口量从250万桶/日骤降至60万桶。此番提出的"铀换制裁"方案包含三项核心承诺:停止生产丰度超过5%的浓缩铀、销毁现有60%丰度铀库存、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天候核查。这种让步背后是民生危机的加剧——里亚尔贬值导致基本药物短缺率达70%,2024年青年失业率攀升至35%的历史峰值。伊朗愿销毁高浓缩铀库存换解除制裁 伊朗准备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核协议
技术细节与验证机制
根据提案内容,伊朗拟将浓缩铀丰度严格限制在3.67%的民用级别,这与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标准一致。为确保透明度,德黑兰同意安装新型离心机监控系统,允许核查人员实时访问纳坦兹等关键核设施的数据流。值得关注的是,方案特别规定将20%以上丰度的铀材料运往第三国转化反应堆燃料,这种"物理隔离"设计旨在消除美国对伊朗快速突破核门槛的担忧。伊朗愿销毁高浓缩铀库存换解除制裁 伊朗准备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核协议
地缘政治博弈新态势
特朗普政府对此展现出审慎态度,要求伊朗先行销毁现有60%丰度铀库存——这些材料理论上可在一个月内提纯至武器级,足以制造5枚核弹。美方谈判代表在阿曼会谈中提出"冻结-解除"分阶段方案:伊朗首先停止所有60%丰度铀生产并封存离心机,美方则相应解除部分石油出口禁令。这种设计既保留施压杠杆,又为后续谈判创造空间。
区域安全连锁反应
以色列已明确反对任何放宽制裁的协议,国防军参谋长警告将保持"先发制人打击"选项。海湾国家则担忧解除石油禁令后,伊朗可能每日向市场释放150万桶原油,冲击OPEC+价格调控机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强调,当前铀库存核查存在盲区,需建立"每周简报"机制确保不可逆的去武器化进程。伊朗愿销毁高浓缩铀库存换解除制裁 伊朗准备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核协议
这次提案标志着伊核问题进入关键转折点。虽然双方在制裁解除范围、核查强度等细节上仍有分歧,但伊朗首次明确接受"不拥核"原则框架,为2018年以来陷入僵局的谈判重启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6月维也纳多边会谈临近,这份"铀换制裁"方案或将重塑中东战略平衡格局。